有些人在问,出现裂缝对建筑物影响有多大,其实裂缝宽度和受力不同,对建(构)筑物的影响也不一样。
现在具体来看看概念和宽度规定。
1、结构裂缝概念
我们首先来看看“裂缝”的基本概念。
裂缝是结构体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外力作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地基变形等)而产生的非连续性断裂现象。裂缝的出现往往会对结构的完整性、耐久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结构设计和加固中,对裂缝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裂缝产状
2.1平行密集型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表明作用在结构上的力是均匀的,且结构构件的质地均匀,抵抗力均衡。
平行密集型裂缝常见于简支梁、混凝土试块等受力集中的部位。
▲主梁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较小,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2.2倾斜成组型裂缝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上,通常与地基变形或温度应力有关。倾斜成组型裂缝一般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和方向性,可以通过裂缝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来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正八字形裂缝
▲倒八字形裂缝
对于这类裂缝,需要关注其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3分散杂乱型裂缝
这种裂缝表明外力多样或多变,结构构件内部存在应力不均等问题。
分散杂乱型裂缝常见于墙板等结构,其产生原因可能与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墙体裂缝
▲楼板裂缝
对于这类裂缝,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裂缝的严重程度和加固方案。
3、裂缝走向
裂缝的走向也是判断裂缝性质和机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见的裂缝走向包括水平裂缝、垂直裂缝和倾斜裂缝。
3.1水平裂缝
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梁底墙面、柱根或柱顶处。水平裂缝的产生可能与梁的弯曲变形、温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有关。对于水平裂缝,需要关注其对墙体或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2垂直裂缝
垂直裂缝是墙体上最常见的裂缝类型之一。由于墙体的抗拉能力较低,因此墙身上的垂直裂缝较为常见。垂直裂缝的产生可能与地基变形、温度变化或墙体自身的收缩等因素有关。对于垂直裂缝,需要评估其对墙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3倾斜裂缝
倾斜裂缝的走向偏离垂直位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倾斜裂缝的产生可能与地基变形、温度变化或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倾斜裂缝的特征和倾斜方向与裂缝的原因和机理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对倾斜裂缝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加固措施。
深入了解裂缝的概念、产状和走向等特征,以便在结构加固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裂缝的性质和机理。这样才能制定有效的加固方案,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裂缝宽度规定
在砌体及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中,裂缝具有普遍性现象。裂缝宽度是描述裂缝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裂缝的张开程度。
裂缝按宽度大小可分为宏观裂缝(大于等于0.05mm)和微观裂缝(小于0.05mm)。在建筑结构中,允许的裂缝宽度一般不得超过0.3mm,甚至有些特别要求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这也是一般混凝土结构抗裂验算的相关限制指标。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还会给使用者在观感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裂缝宽度过大可能会导致结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5、裂缝检测
裂缝宽度的检测是结构加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裂缝宽度测试仪、光纤传感器法、激光扫描法、相位差法和微波检测法等。在进行裂缝宽度检测时,需要注意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精度要求以及操作规范等。
如果需要检测通缝,也可采用钻芯法。裂缝观测也可用专有的设备或其他宽度对比尺。
▲裂缝现场检测
裂缝宽度变化观测与监测技术主要有石膏饼、标点观测 、近景摄影测量或测缝计等方法。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需要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位置和宽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 结
(1)裂缝产状和走向多种多样,具体与其受力有关。
(2)裂缝的存在会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还会给使用者在观感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