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用建筑疏散宽度
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其他公共建筑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耐火等级一二级地上楼层(1~2层),百人疏散净宽度0.65(m/百人);
2)、耐火等级一二级地上楼层(3层),百人疏散净宽度0.75(m/百人);
3)、耐火等级一二级地上楼层(》4层),百人疏散净宽度1(m/百人);
4)、耐火等级一二级地下楼层(室外高差《10m),百人疏散净宽度0.75(m/百人);
5)、耐火等级一二级地下楼层(室外高差>10m),百人疏散净宽度1(m/百人);
6)、耐火等级三级地上楼层(1~2层),百人疏散净宽度0.75(m/百人);
7)、耐火等级三级地上楼层(3层),百人疏散净宽度1(m/百人);
8)、耐火等级三级地上楼层(》4层),百人疏散净宽度1.25(m/百人);
9)、耐火等级四级地上楼层(1~2层),百人疏散净宽度1(m/百人)。
2、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确定。
3、疏散门及疏散走道的宽度以本层人数确定。
4、办公建筑的门洞宽度》1m,高度》2.1m。
5、地下半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其各自百人疏散净宽度1(m/百人)确定。
6、首层外门疏散宽度:
1)、首层外门疏散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一层人数确定;
2)、厂房最小净宽度》1.2m,高层医疗建筑最小净宽度》1.3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最小净宽度》1.2m,住宅建筑最小净宽度》1.1m。
7、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0.9m。
8、建筑高度《18m住宅,一侧设有栏杆,其净宽度》1m。
9、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疏散门净宽度》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3m。
二、最小总净宽度计算
1、计算公式:
1)、最小总净宽度=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100;
2)、最小总净宽度=(人员密度×建筑面积)×百人宽度指标÷100;
2、计算结果同最小净宽度比较取大值。
3、疏散走道、疏散门按照本层人数确定疏散人数。
4、疏散楼梯按本层及以上楼层人数较多的人数确定疏散人数。
三、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指标
1、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1)、一二级耐火等级甲类厂房:单层:30m,多层:25m;
2)、一二级耐火等级乙类厂房:单层:75m,多层:50m,高层:30m;
3)、一二级耐火等级丙类厂房:单层:80m,多层:60m,高层:40m,地下半地下:30m;
4)、三级耐火等级丙类厂房:单层:60m,多层:40m;
5)、以上数值设置自喷也不加倍。
2、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
A、耐火等级一二级:单多层40m,高层40m;
B、耐火等级三级:单多层35m;
C、耐火等级四级:单多层25m。
2)、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户门:
A、耐火等级一二级:单多层22m,高层20m;
B、耐火等级三级:单多层20m;
C、耐火等级四级:单多层15m。
3)、设置敞开式外廊的住宅建筑,开向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上数值增加5m。
4)、全部设置自喷,上述数值可增加25%。
5)、直通室外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距离:
A、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按上述值减少5m;
B、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按上述值减少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