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技术实务》科目中“安全疏散基本参数”的核心知识点及高频考点总结,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整理而成:
一、核心知识点
1. 疏散人数计算
- 计算依据:
- 按建筑用途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人员密度”或“百人指标”;
- 示例:
- 商店营业厅:地下一层 0.6人/㎡,地上第一/二层 0.43~0.6人/㎡;
- 展览厅 0.75人/㎡,办公室 4~10㎡/人。
- 特殊场所:
-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按实际座位数 ×1.1倍(考虑工作人员);
- 歌舞娱乐场所按*≥1.0人/㎡ 计算。
2. 疏散宽度计算
- 公式:疏散总宽度(m)= 疏散人数 × 百人宽度指标 ÷ 100
- 百人宽度指标(单位:m/百人):
| 建筑类型 | 楼层位置 | 指标 |
| 民用建筑 | 地上1~2层 | 0.65 |
| | 地上3层 | 0.75 |
| | 地上≥4层 | 1.00 |
| 地下或半地下 | 地下一层 | 1.00 |
| 厂房 | 首层 | 0.60 |
| | 二层 | 0.80 |
| | 三层及以上 | 1.00 |
- 关键点:
- 计算结果需向上取整(如计算得1.2m,实际取1.2m);
- 不同楼层分别计算,取最大值作为总宽度。
3. 安全疏散距离
- 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
| 场所类型 |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m) |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尽端(m) |
| 医院、疗养院 | 24 | 12 |
| 学校、旅馆 | 30 | 15 |
| 其他公共建筑 | 40 | 20 |
- 住宅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
-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40m(袋形走道 ≤20m)。
- 调整规则:
-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疏散距离可增加 25%;
- 敞开式外廊、敞开楼梯间可增加 5m。
4. 疏散时间与速度
- 允许疏散时间:
- 人员密集场所 ≤5分钟,一般场所 ≤6分钟。
-疏散速度:
- 水平疏散 1.0~1.2m/s,楼梯间 0.5~0.6m/s。
- 计算公式:
- 疏散时间(s)= 最远疏散距离 ÷ 疏散速度。
二、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1.百人宽度指标应用:
- 易错点:混淆楼层位置对应的指标(如地上4层用1.0,而非0.75)。
- 注意:地下建筑无论层数均按 1.0m/百人计算。
2. 疏散距离调整规则: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增加 25%,但不可与其他调整叠加(如敞开外廊+自喷仅取最大值)。
3. 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 2个安全出口;
- 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距离 ≤袋形走道规定的最大距离(如办公室内任一点至门≤20m)。
4. 疏散人数计算陷阱:
- 商店营业厅按“建筑面积×人员密度”,而非使用面积;
- 有固定座位场所按座位数×1.1倍(如剧场座位数500,疏散人数按550计算)。
三、真题示例
1. 单选题
- 问题:某二级耐火等级商场,地上4层,每层建筑面积2000㎡,人员密度0.6人/㎡,计算首层疏散总宽度?
- A. 7.8m B. 12m C. 13m D. 15m
- 解析:
疏散人数 = 2000×0.6 = 1200人;
百人宽度指标(地上4层)=1.0;
总宽度 = 1200×1.0÷100 = 12m。
- 答案:B。
2. 多选题
- 问题:下列可增加疏散距离的条件包括?
- A.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B. 采用敞开式外廊
- C. 房间内设置机械排烟
- D. 疏散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答案:A、B。
四、备考建议
1. 公式强化记忆:
- 疏散宽度公式、疏散时间公式必须熟练掌握;
- 背诵百人宽度指标表格及疏散距离表格。
2. 规范重点:
- 熟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5.5章“安全疏散和避难”;
- 关注2023年新规对医院、学校疏散距离的调整。
3. 真题训练:
- 重点练习涉及“疏散宽度计算”“疏散距离调整”的题目;
- 对比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厂房的参数差异。
掌握以上内容可覆盖考试中90%的安全疏散基本参数考点,建议通过模拟题强化计算能力,并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参数应用!